Monday, September 13, 2010

港聞記者應向娛記學習 - 林天悟

2010年9月13日

林天悟
港聞記者應向娛記學習

傳媒工作者近年行內流行一種說法,認為傳媒內最有公信力的部門其實是娛樂組。明星名人傳出緋聞事必有因,而且總會走漏風聲,就算當事人誓神劈願否認,甚至聲稱要委託律師興訟,但許多傳言最終卻變成真,命中率肯定高過菲律賓警察的槍法過千倍。近者如過去一周女星林嘉欣的消息,稍遠者如「藝人瞞婚系列」,或者大眾永遠忘不了的藝人淫照事件,誰和誰戀上,誰跟誰交惡,也許表達手法或用詞值得商榷,但娛記的確以「堅料」證明誰才是「偽人」。

不乏藏龍臥虎之輩

也許是知名人士罵得太多太凶,一般市民都是一面追看娛樂新聞,一面鄙視娛記的職業。有些港聞行家亦看不起娛記,更不屑和他們相提並論,一旦在工作上相遇,兩方相處並本融洽。但是,真正了解內情的人都知道,要當出色的娛記可能較港聞記者更難,除了要有驚人記憶力,認出名人相貌和複雜的人物關係背景外,寫稿時更要創意澎湃,這種人才絕對可遇不可求。

據知,娛記是行內薪金跳升得最快的崗位,只要稍有出色表現就經常被挖角,身價可以倍數飆升。當然,娛樂版是殺戮戰場,一旦未能符合市場需要,娛記被解僱的風險亦相對較高,可以說是「搵快錢」的職業。

突然談起娛記情況,是想說當中不乏藏龍臥虎之輩,一些娛記對時事的見解,也許比身處新聞圈中的行家更獨到。話說日前有一位關心政治時事的娛記翻閱民主大報,當天的頭版正是香港首富獨家獲得國家領導人胡錦濤親切會見,大題直斥首富「惡晒」,十分奪目。那位行家看罷報道,竟然開玩笑說:「寫這種稿件可能好容易。」

娛記行家解釋,他的說法並非針對某報或某一兩篇報告,而是留意到近年港聞版有一種趨勢,喜歡用匿名方式去提出「疑似」負面或敏感內容,但說穿了卻是眾所周知的陳腔濫調。他舉例說,該篇報道直指首富「惡晒」,這只能算是市井智慧,屬一般市民大眾的情緒渲泄用語,就算由議員口中說出,都是沒有實質內容。但該報的主稿連同副稿總共約三千字,當中除了一位工會議員及兩位時事評論員之外,其他人士都是隱了姓名,行文間滿是「商界人士」、「政界人士」、「官場中人」等等,連在內地設廠的「本港中小企老闆」都是姓氏都不見,而各位「隱形人」的言論,則是閉上眼都能想到的說話。

找死對頭發言易搵料

港聞行家聽到一定很不高興,這位關心時事的娛記不客氣地把那這類報道列為「隱形人說廢話」,更說早在各份報紙遍地開花,不分左中右,只待老編們各取所需。他直言曾經在另一份報紙中,看過逾千字的大篇報道中,當中除了記者署名,內裏沒有一個人是開名的,「這種稿件在娛樂組一定被老編罵死,沒有人敢交出來」。

娛記說,娛樂版雖設有「收風站」,用「揞名爆」方式去影射某些藝人,但當中亦有事實據根,「連花名都是經過精心設計,讀者可憑蛛絲馬迹猜到當事人身份」。但港聞版中那些「接近政府消息人士」有多接近?「知情者」有多知情,相信只有記者知曉了。

一名娛記朋友說,做娛樂新聞的首要秘訣,是將讀者所思所想設法由名人口中說出來。他舉例說:「若寫『許多市民』覺得模形象不正經,像妓女,那是沒有意義的廢話。但採訪到黃秋生表示『模申訴應該找紫藤』,即是映射人家是妓女,那才算是新聞。」處理報道時,重點往往不在於稿件內容,而是發言者的身份和隱喻,「例如特首曾蔭權經常受批評,但他給街邊阿伯罵跟給溫家寶罵,就算一樣的內容,但重要性完全不同」。

因此,尋求回應時,記者最好是找當事人的「死對頭」或有關連人士發言,對方一旦作出奸笑、驚訝、掩臉,甚至不聲等等,已可以用作報道材料。幸好藝人都是公眾人物,難以求記者匿名報道,「最多說人家誤會了他的意思,但往後仍能合作」。

作為新聞從業員的一分子,雖同意娛記的智慧不能少覷,當中有值得港聞行家學習之處,但卻不認同他說那些報道「很容易寫」,只因記者寫稿時,每一句說話都是盡力求證後才下筆,相信得來不易。但最終報道變得「匿名引述」,非但削弱公信力,亦可能淪為某些別有用心人士的攻擊武器,除了是記者的憾遺,亦損害了新聞從業員的尊嚴,所以行家實在要設法防止「匿名消息泛濫」。

相比起來,西方國家對匿名消息的處理更是嚴謹。美國職業新聞記者協會(SPJ)《職業倫理規範》列明:「任何可能情況下,都要指明消息來源」。而美國第一大報《紐約時報》更視匿名消息為新聞大忌,如非必要不能引用,以示對讀者和稿件負責。

美國《華盛頓郵報》同樣避免採用匿名消息,在必要使用情況下,亦需向讀者交代為何確信發言者是「知情人士」,或者他有否特定立場等等;除了記者外,最少有一名編輯知悉匿名者的真實身份,再商議是否採納用作報道。這些措施既能防止記者閉門「老作」,亦能增加讀者的信心,但如此一來,許多「接近政府消息人士」就要遠離報紙版面了。

近年香港興起仇富言論或批評地產商潮,罵地產商已是具有人文價值以至市場價值,但商界中人躲在背後說一些妒忌首富的「酸溜溜」話,竟然能被多份報章大篇幅報道,那才是傳媒以至香港人的悲哀。對比起來,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先生撰文表達胡錦濤接見李嘉誠的意見,直指「對香港首富的過度重視,令人感到香港基層、中產與工商富豪的關係,在中央眼中已失去平衡。」這位左派元老清楚地道出「胡李會」在社會中造成的深層次矛盾,值得尊敬。

*   *   *   *

辦報紙變成慈善事業?

《成報》經多番轉手後虧蝕連連,老闆楊家誠日前否認賣盤,更對表示旗下生意眾多,其中一樣虧蝕就當是「做善事」。此言論一出,弄得《成報》行家被取笑「任職慈善機構」,又或是正接受善款的「災民」,但玩笑過後有點悲涼。

報紙在流動媒體大潮下必須變革,未來將是一場淘汰賽,資本較低的報社處於不利環境,估計數年內有報紙會結業,身處黃昏行業,行家只好做一面充實自己,一面做好執包袱準備。 傳媒工作者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