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日
堅持東方管理理念
稻盛和夫能在短短半年內力挽狂瀾,把瀕臨破產邊緣的日航拯救過來,初步實現扭虧為盈,依據的是他那具有濃厚東方特色、與西方管理截然相反的經營管理理念。
稻盛和夫在二十七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 (京瓷),成立第一年即實現了盈利,其後的五十年更是年年賺錢,從未虧損。他在五十二歲時又創辦現躋身日本第二大通訊公司的KDDI,這兩家公司都曾入選《財富》雜誌全球五百強企業。
在今年初當他應政府邀請,以零薪酬執掌日航董事長職務時,他繼續採用過去的經營之道以拯救該公司,並且實現扭虧為盈。他表示,其成功之道在於作出任何經營決策時,都依據「作為人,何為正確」的判斷原則。他認為,要用「利他之心」去經營企業,而利他之心就是一顆正確的心。
在這個思想下,稻盛和夫的管理方式與西方企業可謂截然相反。例如與制度相比,他更重視人心,認為若不改變人的道德觀念,不法事件肯定會不斷發生。為此,他重視人的品行,多於人的才能。他認為優秀的人才若錯誤地使用才智,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問題,假如沒有才能,反而想不到壞點子。此外,才智高的人容易陷入利己主義,因此在選拔人才時,他認為觀察其品格重於其能力。
此外,與物質獎勵相比,他更重視精神獎勵。他認為日本民族是一個同質的民族,擁有強烈的「隨大流」中庸意識,因此人們對於差距很大的報酬和待遇,有時會產生很大的抵觸情緒。如果日本企業也採用歐美的實用主義,始終強調「只要努力就能拿到更多獎金」,企業初期可能生機勃勃,但數年之後就會因為怨恨和嫉妒而人心渙散,業務也得不到良好發展。
最後,與股東利益相比,稻盛和夫更重視員工利益。在他看來,企業經營的目的既不是「圓技術者之夢」,更不是「肥經營者一己之私欲」,而是對員工及其家屬現在和將來的生活負責。正是為了這個原因,他在京瓷中儲備了大量現金來應付一旦出現的蕭條,而不是一味聽從歐美投資者的要求去提高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水平。
分析表示,與日航在經營層面大刀闊斧的改革相比,稻盛和夫改造員工的精神思想可能對該公司影響更為深遠。他在日航上任後,經常召開中層管理人員會議,灌輸他要在企業中培養「傳教士」的哲學思想,意即培養能夠對自己的思想理念產生共鳴和認同,並能夠讓這些思想理念在員工中進行傳播的中層管理人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