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6, 2009

神聖命令 - 程逸

信報財經新聞
2009年2月16日
商思話
神聖命令
程逸

以下一則考驗思考力之故事,是選自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之著作:

「上帝對哲學家說:我是上帝,你的主宰,我命令你去犧牲你的長子。」哲學家回答:「情形不大美妙,你的十誡有:汝毋殺人。」上帝回答:「上帝能給予的,上帝亦能收回。」「但是我怎能確知你是上帝」,哲學家堅持要知真相:「或者你是魔鬼,試圖欺騙我?」「你必須有信心(You must have faith.)」,上帝回答。「信心?還是神志失常?或者我的心智在開玩笑?或者你是採取一種奇妙手法去考驗我。你可能想知道我是只有些微德性的人,一聽到天空有把雄厚聲音便去實踐,殺害嬰兒。」「我便是全能的上帝!」上帝大聲強調:「你所講的,從人的立場上聽起來是合理,一個平凡的人,拒絕遵守我,你的上帝的命令。」「你說得對。」哲學家回答:「至少,你未能提供足夠理由可以令我改變立場。」丹麥哲學家的故事到此為止。著作考驗人類思考力之學者發表以下之觀感,這不是唯一之反應,任何讀者都可以有各人不同之意見。

在《舊約.聖經》,上帝有一位恭順的信徒,會照足上帝吩咐去犧牲自己兒子,直到最後一分鐘當亞伯拉罕舉起刀要殺兒子時,上帝的天使才出面阻止。從此亞伯拉罕成為有信心的模範代表。究竟亞伯拉罕當時如何想?我們後代人只能擁護亞伯拉罕是極端相信上帝及上帝之存在,但當亞伯拉罕收到命令去殺兒子,假如亞伯拉罕就如此輕易去犧牲兒子,那不是一個神經失常的人所做的事嗎?所以丹麥哲學家故事中那位哲學家所提出的問題合情合理。首先,那的確可能不是真正上帝而是魔鬼的發言,上述考驗只是要看看亞伯拉罕會不會拒絕,各種可能性都有,只是上帝居然要亞伯拉罕殺兒子,這不是仁慈上帝會做的事。當然,在《舊約.聖經》,人與上帝的關係比現代更密切,因此,上帝與亞伯拉罕似乎可坐在一起彼此交談。在那時的世界,上帝的身份較容易被信徒接受,但在今日世界,並無信徒能肯定可以聽到上帝的發言。明日續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