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2, 2009

李楚成﹕課堂上的中英混用應否被禁止

明報
2009年1月12日 (一)
論壇
李楚成﹕課堂上的中英混用應否被禁止

【明報專訊】香港是雙語社會,中英混用(俗稱中英夾雜)是正常的雙語現象。無論課堂內外,都有很多誘因,說明為何具一定水平的雙語人在說中文的時候,很難避免用上英語的片言隻語,這便形成中英混用。例子可謂隨手可拾。如某財務廣告中的口號「卡數Easy Go」,又或是某炉液的電視廣告用語「讓肌膚每天做spa」,均說明中英並用乃本地廣告語言之一大特色,廣為普羅大眾所接受。

社會上中英混用的例子固然屢見不鮮,課堂上的中英混用,亦相當普遍,常見的誘因如英語教師用學生較為熟悉的母語解釋課文,強化他們的雙語詞彙(financial tsunami, 金融海嘯;melamine, 三聚氰胺),維持課堂秩序,以至表達對學生的關愛等。然而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課堂上中英混用漸漸被簡單地定性為構成學生語言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必須盡量避免使用。

根據教育局的指引,教師用英語教學的同時,若被發現中英混用,輕則受到口頭警告,重則影響其教學表現的評估。同樣地,指引規定母語教學的教師應該採用純正的中文(廣東話或普通話),不應夾雜英文。

指引歸指引,無論教學語言是英文或中文,如上所述課堂上用上其他語言的教學誘因極多,這就產生一大矛盾:教師出於教學上的需要,不得不轉換語碼,但教學語言的指引往往令他們不能暢所欲言,擔心隔牆有耳,給巡校的校長留下不良印象,對他們教學能力的評估帶來負面的影響。更甚者,指引的存在令轉換語碼的教師感到不安,不知中英混用會否影響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試問這些跟教學語言有關的憂慮當前,教師又如何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教學所長呢?

普羅大眾對中英混用的成因欠缺了解,但社會上對中英混用這現象一般持否定態度,認為是未能掌握中英文標準用語的表現。這一點從大眾及媒體如何看待中英混用的報道可見一斑。如去年的立法會補選期間,陳太和葉太的支持度呈拉鋸之勢。根據香港《經濟日報》2007年11月6日(頁A27)的一篇報道,標題為「陳太民望反彈領先葉太6%」,文中引述湯家驊表示,「陳太正積極準備周四的辯論會,為針對陳太英文較中文熟練問題,訓練以議題對答為主。他笑言,助選團為陳太準備時,曾考慮若陳太說話時中英夾雜便要罰錢」。這就說明政治人物在公開活動期間中英混用的話,會影響公眾形象,被視為不當的語言習慣,應盡量避免。

禁中英混用對資訊流通有否幫助?

類似的例子很多。這些例子說明,中英混用一般被視為不健康、病態的語言行為,應當禁止或盡量避免。問題是,香港的教育以英文為主導,絕大部分外來的信息及新鮮事物都通過英文傳播、吸收,以至在不同的社群中直接廣泛採用,尤以資訊科技領域為甚。如YouTube, Facebook, iPhone, iPod等,仍未有可用的中文翻譯。可以想像,禁止中英混用的話,這些用英語直接表達的新事物便不能宣之於口,試問對資訊的流通及思想的交流是否有幫助呢?

筆者相信,中英混用的社會成因頗為複雜,不能杜絕。同樣地,在很多情下,課堂上教師及學生均有需要通過語碼轉換來達至教與學的最佳效果。語碼轉換在課堂上遭到禁止,這政策未能讓具雙語能力的教師在上課時充分發揮他們的雙語優勢,這不是幫倒忙嗎?

作者是香港教育學院英文系教授

No comments: